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
這是ㄧ個恐龍媽媽的告白啊~
常常分享家中的教育方式,
其實恐龍媽媽的我,
絕對不是滿分的媽媽,
但是就是因為我的不完美,
我看到了東西方文化對於小孩教育方式的不同,
願意去改變學習,
希望可以融合雙方文化的優點,
也把我看到的感受到的與大家分享下。
QQ常常在我與matt老師對話時插話,
要大家先聽她童言童語的意見,
有時當然是很可愛,
但是當我需要與爸爸討論事情時,
這樣的舉動就會讓我很不悅。
尤其在車上。
我需要與爸爸說話時,
QQ又頻頻插嘴,
當愛麗絲正要轉換為恐龍媽媽時,
matt老師不動聲色,
慢慢的對QQ說:
“我在與媽媽對話,
現在無法回答你,
QQ請你先說你的問題,
我會記住你的問題,
但是不能先回答你,
你需要排隊。”
QQ果真在說完她的問題後,
就安靜地等爸爸的回答。
而matt很快地與我討論完之後,
馬上回答QQ的問題。
這讓恐龍媽媽的我感到汗顏,
雖然罵ㄧ罵後,
QQ馬上會安靜,
但是我是在教育傳遞什麼訊息給孩子們學習啊?
愛麗絲生長於80年代的台灣,
父母親是工人階級的,
我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栽培真是盡心盡力的,
標準的人生只為孩子而活的父母,
對於我的父母,
我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家中的孩子,
目前每個的工作都很穩定,
也全部都大學畢業。
但是小時候的我們被打的次數可是不算少的,
兒時的記憶中,
爸爸有次還差點把我的手骨打斷,
因為我找不到我的課本。
朝著我丟熱湯,
因為在餐桌上說錯了話,
(還好小時候躲避球玩得多,
躲的很快,沒打到)
也有記憶看到媽媽遠遠的朝我跑來,
手中拿著棍子,
愛麗絲二話不說馬上穿著夾腳拖,逃啊~
可惜逃跑的途中,
ㄧ不小心踩到碎玻璃,
血流不止,減慢了逃跑的速度,
被媽媽逮到,
第一件事就是先被打ㄧ頓,
打完後,
媽媽說:把地板的血擦ㄧ擦。
還好台灣的健康教育做得成功,
還知道如何自己包扎傷口的。
當然這只是記憶的ㄧ小部分,
大多是父母對我美好的記憶。
反觀matt老師的成長,
在他的童年,
唯有ㄧ次被媽媽打下手心,
事情他忘記了。
我小時候爸爸帶我們去露營,
我爸爸還會用開山刀砍柴,
做桌子和椅子,
然後砍竹子做竹子飯。
同年matt老師是全家去開著車子去歐洲旅遊,
還開過阿爾卑斯山下,
完全不同的人生啊~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
我是比較tough love,
就是會把小鳥推出巢穴,
因為他們要學習飛翔。
而matt的包容力就比較強,
一步步帶著他們成長,
給他們機會犯錯,
然後學習。
太多的tough love,
孩子將來會恨,
而太多的包容力,
孩子會變爸寶(媽寶)。
當父母親不易,
要在中間取的平衡點,
也要在東西方的文化上取個平衡。
許多matt與孩子的互動,
讓愛麗絲感到驚訝,
事情很多的處理方式,
轉個方向就很好處理。
QQ跌倒了,流血,
惜肉如金QQ正常是一定會哭的。
在她哭之前,
matt馬上說:哇~也太勇敢了吧,
跌倒都不會哭喔!
好強的QQ就不會哭了,
就會說:好痛,但是我都沒有哭,
因為我很勇敢。
要QQ自己穿衣服時,
matt會說:我想你一定不會自己穿衣服。
(故意說反話)
為了證明自己長大了,
QQ會馬上把衣服穿好,
然後Q說:會啊,你看我穿好了而且很快。
matt就會故意的以誇大的表情說:
媽媽,你看QQ也太厲害了,
會自己穿衣服,而且好快喔~
QQ就會很高興,
而且每天都這樣說,
每天都有效(小孩也太天真了,哈哈)
總總的事情,
matt會以鼓勵讚美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做事情,
QQ也通常會按照matt說的去做。
但是讚美是有技巧的,
不能只說:好棒
要很細節的讚美,
讓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這樣,
QQ對自己超有自信的,
而且會很輕易的原諒DD破壞她的玩具。
以上是我恐龍媽的觀察,
與大家分享下,
這篇文章不是說我家的教育多好喔,
只是因為愛麗絲在很多的情況,
會與matt老師的處理方式不同,
所以分享下他的處理方式,
也希望會有所幫助~
愛莉絲的童書奇幻王國
Promote Your Page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