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ativity 耶穌誕生
西方的文化建立在宗教之上,
雖然現代的年輕人對於宗教比較沒有那麼狂熱,
但是在歐洲還是處處可見天主教對於文化,建築的引響。
其實宗教的書很多,
我喜歡這本是因為是採用Gitto di Bondone (1267 -1337)的畫,
Gitto 是歌德時期 (Gothic)的代表人物,
歌德畫風比之前的羅馬式風格更為沉悶,黑暗和情緒化,
但是Gitto的宗教式風格在當時是無人能及的,
(目前台灣超紅的義大利Gitto無毒繪畫工具系列,
就是以Gitto di Bondone命名的噢~)
這本宗教繪本,
再選字上也傾向於正式的古老用詞。
不過既然是文化的一部份,
Q媽也來介紹一下。
而且古老的事物還是用古老的風格來介紹,
才更能有感覺。
在一個春天的早上,
Gabrel天使告知Mary,
上帝選擇了她,
Mary將有一個小孩,
他的名字是耶穌,
而人們該稱他為
“上帝之子”
Mary吃驚的跪下說,
"Let it be done as you have said."
(就如你所說的一樣,讓它實現)
可能是因為Q媽也是母親,
對於下面的句子,
很有感覺~
Once she knew of the child, (當她得知這個孩子時)
she beagn to love him. (她開始愛著他)
She loved wiht her whole heart, (用盡全心的愛他)
and without hesitation. (完全沒有猶豫)
Mary爾後去拜訪年長的堂姐Elizabeth,
Elizabeth感受到了孩子在子宮 (womb)的移動,
這孩子將被稱為 John, (John the baptist ) 施洗者約翰。
=========跳出繪本 題外話==========
John the baptist在聖經的故事中,
施洗者约翰在傳教的過程中勇敢指出人的錯誤,
當時的王希律·安提帕斯做了一件不合猶太人律法的事,
施洗者約翰不畏王權與自身的安危,
勇敢指出國王的罪,
因此他被國王下令逮捕,
但國王顧忌他的威望,
一直不敢殺他。
他高興的答應賞賜她,
任何她想要的物品,
在她母親的慫恿下,
莎樂美要John the baptist的頭,
於是國王派人殺死约翰,
並將頭放到盤子中交給莎樂美。
這次去法國旅遊時,
去了 Amiens的大教堂參觀,
這個大教堂是全法國最大的哥德式教堂,
(因為拍不出全教堂 太大了,借一下網路圖片)
這座教堂前後一共花了400年,
教堂裡曾經展示過John the baptist的頭,
(2001年)
雖然不知道真假,
教堂中也處處可以看到John the baptist的藝術品,
紀念放John the baptist頭的盤子
紀念John the baptist的聖檯
教堂中在牆上的立體壁畫 John the baptist的故事
John the baptist指出國王的罪
莎樂美要John the baptist的頭
將頭放到盤子中交給莎樂美
這這........表情好生動~
去參觀時,
一方面驚訝於手工的細緻,
但是一方面也在想,
這個有搞笑的成分在裡面嗎? 哈哈
教堂中的壁畫
壁畫下方的支撐檯
這裡還有一個聖人,
Q媽也想提的,
聖人 Sebastian
因為受到羅馬皇帝迫害而死的聖人,
在藝術與文學中,常常把他描繪成被捆綁,
亂箭射死的美男子。
在法國聖人 Sebastian 真是俊美啊 ~
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
哈哈 完全離題了 ,再拉回來一下
==============================
在寒冷的Bethlehem 冬天中,
It would soon be time for the child to come into the world.
將是孩兒要來到這個世界之際。
而他就是耶穌 ~
Q媽不是天主教徒,
不過天主教真的是歐洲文化的根本,
如果有機會來歐洲 ,
先了解下會玩得更盡興喔 。